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名城->生态新城

陈一新布局做足做深“长江”文章 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

发布日期: 2018-11-19 19:11 来源: 武汉地方志办公室 访问:

  

天兴洲大桥公园(图文无关)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开大合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建设成为“东方的芝加哥”。

  处理好长江与城市的关系,是武汉发展的关键一环。26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在第二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活动现场演讲中提出:要以长江为时间轴和空间轴,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变长江天堑为靓丽画轴,串联伟大城市梦想,复兴城市荣光,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亮点城市。

  畅想打造“长江文明之心”    武汉要做世界大河历史文化名城

  自1861年,汉口开埠,武汉依长江拉开城市现代化建设序幕。

  今日武汉,陈一新畅想:以长江、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以3公里为半径,以龟山、蛇山、琴台、武昌古城、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汉阳归元片区、月湖片区等为主体,覆盖两江四岸2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打造“长江文明之心”,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

  他提出,要传承弘扬武汉水生态文化、商贸文化、工业文化、科教文化,努力将武汉塑造成为世界大河历史文化名城。

  “这是抓住了武汉优势特色,找到了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着力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认为,长期以来,长江文明的重要性没有受到应有重视。武汉主动扛起弘扬大旗,延伸城市文脉,打造“长江文明”,正是找准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内生驱动力。由此以往,必定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多、走得更远。

  把长江作为城市中轴打造    未来两岸江滩处处见绿层层彩化时时花香

  世界大河名城的历史经验表明:滨水地区的开发和提升,可以成为城市空间开发最大的特色。比如巴黎,塞纳河串起约8公里长的城市主轴线,城市空间更加开阔灵动,沿线随之发展为整个欧洲的文化、艺术、旅游中心;又如伦敦,泰晤士河贯穿城中心,沿岸修建的众多经典建筑,打造出英格兰的“时间—空间走廊”。

  穿城而过的长江,是武汉特有的城市轴线。陈一新认为,武汉的人口、建筑、产业密集沿着长江两岸排列,呈现出西南-东北走向的城市对称轴,宽度适宜、两岸发展均衡,这是武汉宝贵的禀赋传承。他提出,要优化“当代之城”,以武汉长江主轴及近岸空间发展为核心,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引领武汉大都市由“组团结构”向“中轴结构”发展、向“长江时代”跨越。

  谋划实现路径,陈一新提出,以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之间划定为核心段,由此拓展;打造交通轴、经济轴、生态轴、景观轴、文化轴“五轴一体”。

  “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样板、三年初见效、五年成规模、十年基本建成”。今年内,长江主轴将全面完成规划体系建设。陈一新尤为强调,长江主轴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其中,开展滨水岸线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推进“四水共治”和海绵城市建设是重要一环。今后,武汉计划在长江江滩绵延10公里,集中成片试种向日葵、熏衣草等观赏性花木,让两岸江滩处处见绿、层层彩化、时时花香。

  “长江新城”要怎么建?    超前规划“城市水库”和“地下交通”

  以长江来命名新城,是武汉的创新,更是全国独一。

  1月底提出构想,2月、3月热烈讨论、反复调研论证,4月中旬初步确定选址,7月正式发布。最终起步区定位在谌家矶-武湖区块的“长江新城”,在万众瞩目之中,跃升成为今年武汉最火热词。

  陈一新提出,武汉要建设“未来之城”,核心就是高水平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和申报长江新区。

  其中,长江新城是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对标雄安新区,打造创新名城、生态绿城、现代智城、国际友城、创富大城,真正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新城。

  “居水之阳,背山向川,坐北面南”,能够满足未来30-50年的发展需要……这块被誉为“武汉建城3500年来最好宝地”的新城,武汉计划如何打造?

  立足当下,指向未来,陈一新提出若干设想:打造“城市水库”新理念,挖深湖泊,联通水系,提高新城防洪标准,提升区域蓄水能力;超前规划地下快速交通及综合管廊,把路面还给市民,聚集“人气”;设立城市汽车交换中心,外部车辆不进城,城内使用公共交通。

  设想的实践,需要反复论证谋划,更要久久为功、一届接着一届干。陈一新说,武汉将通过长江新城进一步带动增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提升发展竞争力。他透露,目前,长江新城起步区建设即将启动,重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正在开展。

(原载长江日报2017829日第2版)


扫码查看手机版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