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名城->生态新城

涨渡湖1700亩鱼池变成“鸟类天堂”

原来的塘主当上了巡护员

发布日期: 2022-10-12 15:10 来源: 长江日报 访问:

鸟儿安居在涨渡湖湿地这片水上森林之中。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涨渡湖湿地1700余亩鱼池在放弃养鱼4年后,如今变成了“鸟类天堂”。

108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现场探访看到,这片区域三面环湖,一面临路。临路一侧是深沟高墙,6条进出通道全部被封。

记者随涨渡湖湿地55岁的巡护员熊天国进入禁区。虽然艳阳当空,他却穿着连体水裤。他说,进入这片区域必须穿成这样,防止虫叮蛇咬。有一次巡湖时,他曾看到一条碗口粗的大蛇。

塘埂上草木繁茂,空中不时有鸟儿飞过。

这片曾经鱼池扎堆的区域位于涨渡湖东侧,原是一片长满荷花的浅滩。1995年,涨渡湖渔场效益不佳,为了生存,38户职工自筹资金,将1700亩水面改建成精养鱼池,开始向渔场交租养鱼。

2004年,涨渡湖被列为武汉的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始对湿地生态环境加强保护。

20184月,新洲区决定将涨渡湖湿地的精养鱼池全部收回,还给鸟类,还给自然。为此,该区向鱼池承租户支付了1100余万元生态补偿金。

随后,鱼池塘埂都被挖开缺口,水面连成一片。这片退养区域被列为生态禁区,禁止游客进入,以便让生态自然修复。

熊天国专门负责巡护这片禁区,防止有人翻墙进入,钓鱼和打鸟。他说,这里是湖泊蓝线保护范围,被称为“蓝色禁区”。不仅游人禁止进入,就是渔场的同事,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能入内。

熊天国原是这里鱼池承包人之一,承租了250亩水面养鱼,是当年面积最大的承租户。

他坦言,当年要求“退养还湿”时,自己也想不通。“退出也是闲着,为什么不让养鱼?”“把鱼池让给鸟儿,难道鸟儿比人更重要?”

想不通归想不通,但觉得政府给的补偿还比较合情合理。于是他签了约,拿了补偿金,成为第一批退出养殖的人。

熊天国和妻子在外地打了两年工,后来返回渔场,应聘当了巡护员。

他亲眼看到,当年光秃秃的鱼池塘埂上,长满了树木和杂草,很多鸟儿飞来了。特别是每年冬天,数不清的鸟儿来到这里,树上密密麻麻站着鸟,水面游来游去都是鸟。

武汉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说,2020年底,他和鸟友们曾在这片区域,观察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青头潜鸭,共有27只。

最新鸟类监测结果显示,涨渡湖的鸟类已由2011年的160种,增加到了218种。

看到昔日的鱼池变成了“鸟类天堂”,熊天国感到很震撼,也很开心。当年想不明白的问题,也豁然开朗了。“人要活命,鸟也要活命。我们既要让自己活得好,也要让鸟儿活得好。”

扫码查看手机版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