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史志动态->图片新闻

武汉大学经济外交中心教授赵嵘为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建言:擦亮武汉设计品牌,让汉企走出去

发布日期: 2021-09-03 14:09 来源: 长江网 访问:

十四五”时期,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存在重大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利用机遇,克服短板,高质量推进国际化建设?826日,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副教授赵嵘在武汉地方志办公室联合长江日报举办的“方志讲堂·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讲座上,为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带来建言。

赵嵘在“方志讲堂”上为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带来建言。记者王海摄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架构

赵嵘在讲座中详细解读了“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深入分析了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和短板,提出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架构。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相关工作最大的特点是涉及全市28个部门。武汉国际化建设的相关工作由市分管领导承担,规格层级不高,在协调全市资源时,受到一定制约。”赵嵘认为,武汉可借鉴杭州经验,首先应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架构,以经营城市第一要务的精神指导推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同时,建立以所有涉外部门、保障部门、规划部门、相关区政府为架构的“武汉国际化推进工作委员会”,强力推进落地实施。

赵嵘指出,杭州国际化促进委员会主任由市委书记担任,办公室设在发改委,而武汉国际化建设相关部门设在外事办公室。虽外办是涉外工作核心部门,但在调动全市资源时,发改委的协调能力远强于外办,因此,建议武汉将“武汉国际化推进工作委员会”设在发改委,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赵嵘认为,因国际化社区的建设相关工作由区政府落实,所以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仅需市级部门努力,而且要下沉到社区,进一步落实各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相关工作。

赵嵘在“方志讲堂”上为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带来建言。记者王海 摄

补足能级短板,擦亮武汉设计品牌

赵嵘提出,武汉存在承办国际会议和赛事层次不高、国际通达水平不高的能级短板。如果能够擦亮武汉世界设计之都的城市品牌,引领工程设计的标准,让武汉的企业走出去,参加世界产业链分工,让武汉成为世界产业链分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迅速提升武汉国际化进程。

如何擦亮武汉世界设计之都的城市品牌?赵嵘提出,武汉应学习“世界互联网大会”主会场永久设在乌镇的成功经验,将“世界工程设计双年展”主会场永久设在昙华林艺术区。在昙华林主会场,定期举办“世界工程设计博览会”,邀请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的16个“设计之都”城市的设计大师和设计作品参加博览会,以此展示武汉产业优势,讨论创新与创造,探索未来合作前景,打造世界级协作平台。同时,借助武汉工程设计的优势地位和一批有资质、有竞争力的国际工程建设企业的影响力,占领国际工程建设高地,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大潮中,树立武汉设计、武汉制造、武汉创造的大旗,引导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助推“武汉工程”带动“标准+技术+产品+服务”输出。

在营造全市“世界设计之都”的人文氛围方面,赵嵘认为,应发动、鼓励市民及在汉外国人士参与设计街上的座椅、公交车外观、上盖物业等“街道家具”,实现市民的“设计”梦想。同时,武汉可学习赫尔辛基做法,将建筑设计教育纳入中小学课本。

扫码查看手机版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