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史志动态->中指组动态

继往开来,忠实记录伟大时代

发布日期: 2022-06-28 15:06 来源: 《中国年鉴研究》2022年第1期 访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党的各项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新时代的年鉴工作要记录伟大时代,更好发挥“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立传”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决议》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动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牢年鉴编纂的正确方向

从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政治属性上提高站位,始终把牢年鉴编纂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这是包括地方志工作机构在内的各级机关和工作部门明确自身政治属性、始终把牢各项业务工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遵循。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基本职能决定了这些部门担负着通过修志编鉴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历史教训、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的重大责任。因此,承办年鉴编纂的地方志工作机构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政治属性,坚持把编鉴的政治方向摆在工作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确保年鉴编纂的正确方向。

从年鉴“官书”性质上提高站位,始终把牢年鉴编纂的正确方向。地方综合年鉴是由党委政府主管、地方志工作机构主办的“官书”,其性质定位十分明确,是地方党委政府实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决策的重要资政参考,还具有其他重要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年鉴必须坚持其性质定位,坚持编纂出版的政治原则,坚定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各项责任,把牢政治关、政策原则关,努力使各种地方综合年鉴成为政治可靠、史实可信、资料权威的精品佳作。

二、坚持唯物史观,增强年鉴编纂的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

坚持唯物史观,增强年鉴的科学性。年鉴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服务功能的实录载体,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增强科学性,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新时代办鉴的成败。一部编纂科学的年鉴必须具备分类合理、编排有序、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等几个首要特征,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科学是一部年鉴的决定性条件。在编辑年鉴业务实践中,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史实、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典型,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地方综合年鉴的科学性。

坚持唯物史观,增强年鉴的真实性。年鉴内容的真实性是年鉴科学性的基础,“存史”是年鉴的功能之一。一部年鉴是否具备存史价值、能否成为信史典籍,关键在于记述内容要素是否客观、准确、真实。《决议》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在年鉴编纂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力求年鉴所载史实的真实性,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年鉴编纂的质量。

坚持唯物史观,增强年鉴的实用性。年鉴是年度资料性工具书。这一特征对其实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年鉴编纂实践中,要注重充分发挥年鉴“鉴”之功能,进一步增强年鉴的资政功用,使年鉴能够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能够为当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使年鉴成为真正的“工具书”。

三、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做到常编常新

把握年鉴整体设计,坚持篇目设计的创新。要按照推进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要求,以新理念、新思维、新视角不断研究年鉴的创新问题,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捕捉年度工作热点,善于精准总结本地年度发展中呈现的新成就、新事物、新风尚,及时调整篇目布局,努力使年鉴编纂做到常编常新。

把握年度工作特色,坚持专题栏目的创新。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本地域年度重大发展变化、重大建设成果,以及各部门各行业所取得的年度创新性发展、突破性进展,适时开设专题栏目等重大内容,突出反映年度工作特色,努力使地方综合年鉴记载内容在兼顾全面性的同时重点更加突出、地域特色更加鲜明、存史资政作用更加凸显。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综述内容的创新。这些年来,从各地出版的年鉴看,缺少对各部门各行业综述内容的著述,重视事物“个体”忽视事物“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鉴的质量和作用,特别是降低了年鉴资政的实际效果。要着力改变存在的这些短板,以创新理念强化各部类、各行业的综述内容,以便让读鉴用鉴者既能够把握年鉴的整体内容,也能够掌握规律性东西,将年鉴重点内容更多地转化为工作的决策依据。

作者简介:张军利,男,甘肃省平凉市人,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方志学。

扫码查看手机版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