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武汉市地方志系统202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5-03-17 12:00 访问: 字号:[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全市地方志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守正创新、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进《武汉市地方志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积极做好下一个五年工作规划,紧紧围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全面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工作质效,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作出新的方志贡献。

2025年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好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职能,积极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以事业高质量发展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

二、全力冲刺收官,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新篇

对标对表《武汉市地方志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目标和主要任务,查漏补缺,按照要求,如期保质完成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规划,结合实际,科学谋划编制《武汉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26—2030年)》。

三、创新工作模式,扎实推进全国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

按照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工作要求,稳步开展试点工作,理顺第三轮修志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探索第三轮修志科学模式。坚持市区联动,做好方案制定、资料收集、资金落实、队伍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年内全面启动第三轮修志。

四、坚持铸造精品,高质量推进志书编纂

稳步开展《武汉市全面小康志》编纂。有序推进“武汉山水志丛书”编纂,高质量编纂出版《张公山志》,推动《蛇山志》《木兰山志》《金水河志》《金水河图志》等撰稿工作。持续推进全市街道(乡镇)志编纂出版和《石榴红志》等“武汉名村志文化工程”。继续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志》《武汉化学工业区志》等功能区志编纂以及《人文江汉集萃》《汉正街大事记》《武昌优秀历史建筑(暂定名)》《洪山印记(暂定名)》、“黄陂特色方志丛书”等地情书籍编纂。

五、锚定行业标杆,持续提升年鉴编纂质量

坚持精品导向,高质量编纂出版《武汉年鉴(2025)》《武汉市情概览2025》《武汉都市圈年鉴(2024)》,编纂完成《武汉都市圈年鉴(2025)》。各区对标精品,按期完成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工作。巩固区级年鉴质量提升成果,立足实际积极开展自主改革创新。深化年鉴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提升全市年鉴编纂质效。

六、深挖地情资源,积极服务中心大局

开展武汉之“重”专题研究,整理归纳历史资料,编纂《武汉之“重”》;邀请专家举办“方志讲堂·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系列讲座;形成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资政报告。精编《武汉市情概览2025》,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服务。办好办活《武汉春秋》,提升史志作品社会影响力。各区结合区情实际,积极开发利用地情资源,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七、丰富传播载体,扩大方志文化影响

全力推进武汉方志馆建设,继续推进新馆展陈设计工作,丰富新馆馆藏资源。统筹推进区级方志馆与档案馆等文化场馆同步一体建设。持续开展“方志六进”活动,组织开展“身边方志大家讲”基层巡讲活动,努力扩大方志文化影响力。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化方志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与电信网络、武汉云服务合作,保障网络畅通和信息存储安全。加强数字方志馆建设,持续推进各类志鉴书籍的数字化加工,不断扩大“武汉数字方志馆”规模;优化数字方志馆运维管理,提升在线查阅和智能检索功能,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市地方志办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媒体矩阵建设,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向外拓展宣传阵地,提升方志文化影响力。探索更多“互联网+地方志”的有效路径,让更多方志成果走出“深闺”、服务大众。

九、强化干部选育,建强专业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切实加强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管理和监督,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地方志工作者队伍。积极参与全国、全省各类学习和业务交流活动;围绕志鉴项目的推进,举办业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加强各区经验交流,互学互鉴。畅通“开门修志”渠道,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调整充实武汉市地方志专家库,巩固专兼职相结合的修志队伍,为全市第三轮志书编修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武汉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2025年3月17日印发

扫码查看手机版

关联 文章

关联 图片

关联 附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