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政务咨询

请推荐武汉里份旅游及介绍武汉里份保护情况

发布日期: 2019-09-10 09:09 来源: 武汉城市留言板 访问:

来信标题

请推荐武汉里份旅游及介绍武汉里份保护情况

来信人

****

来信时间

2019-09-10 09:15:19

来信内容

武汉的里份是武汉的特色,想了解武汉里份能在哪里看,有哪些,求推荐,并介绍武汉里份保护情况。

回复单位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回复时间

2019-09-11 13:01:43

回复内容

网友,您好!汉口里分建筑是地域文化与西方联排建筑结合的产物,不仅是武汉地域文化的象征,也承载着武汉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是城市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1947年统计,武汉共有里分208条,多分布在汉口的江汉区、江岸区和武昌沿江地段。随着历史演变,现在留存的武汉里分主要分布在江岸区和江汉区一带。具体内容可参考:1、《百姓里分》,董玉梅主编,武汉出版社,2014年出版。 此书对汉口198个里分进行了认真梳理,可以有效帮助武汉市民了解里分的历史与现状。此书的视野比较开阔,内容涉及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魅力。通过分类,列出了工商业者、官僚及私人,银行、洋行所建里分,企业所建里分,天主教会所建里分,建行者不详的里分等,突破了武汉历史上一直以名称排列里分的成书方式。书中披露了很多历史名人与里分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著名的革命烈士向警予曾经关押在裕润里,刘少奇故居在尚德里,国学大师熊十力住过保元里,福新里曾经也是共产党人为宣传革命的聚集地。而武汉地产大亨刘歆生不仅兴建了生成里、伟英里,也建了文华里、汉安村、义祥里等里分。2、《汉口里分》,董玉梅主编,武汉出版社,2017年出版。 此书设有里分建筑的传入与发展、里分建筑的各类业主、里分与近代工商业、里分与传统文化、里分与历史事件、沦陷时期的汉口里分、保护里分与保存历史共七章,全面论述了里分在汉口的发生、发展及对汉口的影响,其中不乏新材料、新观点,有助于了解武汉近代建筑与历史。 武汉市一直致力于里分的保护和开发。2014年至2016年底,市政府针对中山大道一元路至武胜路4.7公里路段及周边区域进行综合保护和改造。中山大道串联了汉口区域的里分,其沿线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共有各级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150余处,保存了众多欧式建筑和里分建筑。 武汉市借助中山大道改造和迎接军运会提升城市形象为契机,提出打造“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拆除里分内违章建筑,还原老汉口里分风貌;加快推进三德里、汉润里和保元里等里份腾退工作,促进老里份建筑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升了里分的形象。江岸区正策划推出“汉口历史文化之旅”(吉庆街—中山大道—黎黄陂路—沿江大道—青岛路—洞庭街—江汉路—上海村—中山大道—武汉美术馆—汉润里、保元里—吉庆街)。



扫码查看手机版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