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方志讲堂

屈原曾在武汉留下足迹 方志讲堂第二期开讲

发布日期: 2022-06-02 12:06 来源: 长江网 访问:

屈原曾在武汉留下足迹。”531日下午,端午节前夕,2022年“方志讲堂·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暨市直机关大讲堂在新长江传媒大厦举行,武汉作家、文化学者任蒙讲述了端午节的起源、屈原与武汉的故事等。

端午节是由上古夏至节衍化而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任蒙认为是由上古时代的夏至节衍化而来,实际意义就是“逐疫”,所以又称防疫节、驱瘟节、辟邪节等,主要表现古人驱害禳灾的愿望和生存的欲望。

讲座现场

现在,说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想到龙舟、粽子、屈原。任蒙提到,人们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是屈原投江几百年之后的南北朝时期,龙舟竞渡“为屈原招魂”之说兴起时,距离屈原已近千年。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需要,屈原精神在端午节中不断得到强化。这一点,民俗学者已经考证清楚。

屈原曾在武汉留下足迹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大,虎视眈眈,准备完成歼灭六国的雄心霸业。而楚国危机重重,屈原主张变革,富国强兵。楚怀王听不进屈原的建议,疏远屈原。而后,屈原受打压、排挤,两次被流放。

大家正在认真听任蒙的讲座

正是屈原被流放时期,他在武汉留下了足迹。

任蒙说道:“在屈原的作品《九章·哀郢》中有一句诗,‘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其中,‘江’指的就是长江,‘夏’即汉水。也就是说,他在长江汉水一带流亡。”

任蒙还提到:“《九章·哀郢》中有写,‘江夏之间,看见了难逃的乱民’。《九章·涉江》中也提到,屈原流放陵阳后,经过鄂渚。诸多文献记载表明,屈原曾到过武汉。”

任蒙表示,屈原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有着浓烈而执着的故国乡土之情,忧国忧民、敢为人先,是时代英雄。而武汉,作为曾经楚国的领地之一,也应该担当起传承和发扬屈原精神的历史责任。

楚辞在中国历史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在《楚辞》之前,没有一个作家和诗人,大批量、专业化地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绪。《楚辞》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新起点,是中国浩瀚文学长河的重要开端。可谓‘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任蒙说。

任蒙带来《屈原与武汉》主题讲座

长江流域的楚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孕育了《楚辞》。《楚辞》读多了,我总认为,长江流域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任蒙表示。

任蒙在文学上颇有研究,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诗歌、散文、杂文、文艺理论等专集26部,曾获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第四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金奖。目前,他是武汉多所高校的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

据悉,方志讲堂由市地方志办和长江日报联手打造,今年将举办10期,旨在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深入挖掘英雄城市历史、阐释英雄城市内涵、记录英雄城市实践、弘扬英雄城市精神,把“方志讲堂”打造为常态化资政辅治的平台和弘扬方志文化的载体。

扫码查看手机版

  •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