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06-16 15:06 来源: 长江网 访问:
“汉口江滩为什么设计三级平台?”“屈原是否在武汉留下过足迹?”“武汉如何利用好科技资源,争创全国科创中心”……由武汉市地方志办主办的“方志讲堂”每年如期开讲,至今已开办6年、共46期,成为常态化资政辅治的平台和弘扬方志文化的载体,吸引不少人关注。“方志讲堂”究竟是什么样的讲堂,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6月14日,记者采访了武汉市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
2021年,武汉市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研究员胡远作“科创中心建设与武汉方略”主题演讲。记者吕诗文 摄
各领域名师大家为武汉发展建言献策
据介绍,方志讲堂的主题围绕武汉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而展开。2020年,方志讲堂主题为“复兴大武汉”,2021年主题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2022年的主题是“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在这些主题下,每期精心设计安排。2022年,在“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的主题下,第一期讲述大禹治水与武汉的密切联系,第二期讲述屈原在武汉留下的足迹,第三期讲述岳飞与武汉鲜为人知的故事,旨在深入挖掘武汉英雄城市的历史,阐释武汉英雄城市的内涵,记录武汉英雄城市的实践,弘扬武汉英雄城市的精神。
同时,每一期讲堂都是邀请武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和代表人物做专题演讲。讲大禹治水的是,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程涛平;讲武汉经济建设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凌云;讲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是,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会长李春洋。
2022年第一期方志讲堂,程涛平讲述大禹治水与武汉的密切联系。记者王海 摄
市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方志讲堂邀请高水平、在各自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以史明鉴,鉴古知今,通过专家学者提出的新观点、新建议,为武汉市委市政府资政辅志、建言献策,做出“方志贡献”。
从业务培训到开门办志,方志讲堂不断推陈出新
“方志讲堂举办6年来,不断在精进、创新。”市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7年6月份,方志讲堂第一期开办,当时主要是为培养修志人才、面向全市地方志系统人员开展培训的内部业务提升平台。“渐渐地,我们也在思考,方志的职能是存史、资政和育人,为何不吸纳各领域专家学者,形成一个智囊团,既能开门修志,提高市地方志办修志的水平,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也能打造一个建言献策的平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市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说。就这样,市地方志办组建了武汉地方志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库,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各级各类志书的编纂,同时也通过方志讲堂开展学术讲座,把方志讲堂打造成了一个常态化建言资政的平台。
如今,每一年的方志讲堂,市地方志办都将其整理成册,集萃出版。同时,近两年来,市地方志办联手长江日报集团共同打造方志讲堂,每期讲堂的主要内容和专家学者的相关建议都可在市地方志办官网和长江网“方志讲堂”专题页面观看,部分讲堂通过视频的形式在专题页面展示。
《方志讲堂集萃》。记者吕映雪 摄
长江网“方志讲堂”专题页面。
扫码查看手机版
相关附件